划船機訓練小技巧|為什麼慢下來,反而能劃得更遠? - 體育

在健身房的划船機上,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有人拚命快速拉槳,身體前後起伏,汗水飛濺,看起來氣勢十足。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往往劃不了多久,就已經氣力不支,訓練效果也並不理想。

難道劃得越快,就一定越好嗎?答案是——未必。

「10槳挑戰練習」

British Rowing英國賽艇協會的官方認證教練:CJ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卻能立刻改變你划船方式的小練習:10槳挑戰(10 Stroke Challenge)。

訓練步驟如下:

1.全力劃1槳

身體前移,用盡全力划動一次。

放下手柄,直到水槳停止後看一下屏幕的划行距離,比如是27米。

2.記錄並清零

把這個數字記下來。

將屏幕歸零,重新開始。

3.挑戰10槳

接下來,全力劃 10槳,每一槳需要儘可能的把速度慢下來,讓水槳自己往前移動距離。

你的目標,是讓總距離接近「第一槳的數字 × 10」。

例如,第一槳27米,那麼10槳就應該接近達到270米。

為什麼這個挑戰有用

這個練習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讓你體會到:節奏和力量的配合,比單純的速度更關鍵。

驅動與恢復的節奏在划船中,發力並不是持續不斷的,而是「爆發—滑行—再爆發」。如果你只顧猛拉,很快就會失去節奏和效率。但如果學會在恢復階段放鬆,機器的慣性會幫你延續效果,讓每一次划槳更經濟。

慢下來,反而走得更遠通過10槳挑戰,你會發現:不是每一槳都要用最快速度去拼,而是要找到輸出與節奏的平衡點。有時候,慢而穩,才是取勝之道。

提升自我感知這個挑戰的目標並不是比別人劃得遠,而是讓你更清晰地認識到:你每一次划槳到底能帶來多少「真實的距離」。

當你能掌控這個節奏,你就掌控了訓練質量。

划船機上的「10槳挑戰」,其實和生活很像。我們常常以為加快速度,才能更快到達終點;但現實中,很多時候需要的是耐心與節奏。

跑得快並不代表能跑得遠,真正的力量,是懂得把握節奏,把能量合理釋放。就像CJ教練說的:有時候,慢而穩,才會贏得比賽。

下次使用划船機,不妨試一試CJ的「10槳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