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经典动画重拍,为什么每一部都在毁童年?

除了剧情的变化,人物形象和画风也在变动之后引起争议。总体而言,得益于电脑技术的提升,画面线条都更加精致流畅,人物也基本做了萌化处理。

当然,仍然有一部分观众不买账,比如吐槽新版葫芦兄弟是“玩cosplay的大头儿子”。在提高精致度之后,制作过程是不是走心仍然很重要。《黑猫警长》大电影中的其它小动物都是经过复制粘贴、放大缩小和对称处理批量产生的,这一点就引起了多方吐槽。

回过来看日本漫画,一方面有《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这样20多年保持更新的常青IP,另一方面也在近几年翻拍了许多经典动画。虽然翻拍质量良莠不齐,但是也不乏众望所归的作品,比如今年初开播的《魔卡少女樱 透明牌篇》,追番人数直冲当时一月新番前三位。

在剧情上,《魔卡少女樱 透明牌篇》时隔近20年,终于让小樱从小学升入了初中,在人物身份与年龄明显不同的情况下,仍然让观众感受到人物与情节的连续性,这是制作者的高明之处。

在画风上,人物形象虽有调整,但是是在符合现在人审美的基础上做了改变,没有明显违背原著人物的性格与风格。新版的背景细节更是精致了许多,这种精致不仅仅是二维动画式的线条优化,而是手绘式的细节打磨。

三、如何守住经典动画IP的价值?

对比了近年来的动画翻拍作品,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国产经典动画的重拍,部部都在毁童年?要想突破这个魔咒,翻拍作品到底应该怎么做?

1. 明确目标人群

伴随着我们长大的那些国产动画片情节简单,人物关系也简单,更适合儿童看,那么时隔20年,这些经典动画片的重拍是给谁看的呢?

翻拍的动画片一方面故事情节仍然没有较大的复杂化处理,人物形象也越来越走喜洋洋的风格,似乎仍以现在的儿童为受众。可是另一方面这些动画片又打出重温经典、重温童年的宣传,分明是邀请80/90后的“大孩子”们回来找茬。

2. 提升动画技术

国产动画绘画、制作技术有待提升不是重拍动画单独的问题,但是在对比与期待之下,这个问题在翻拍的动画片上得到突显。

国产动画片要想获得良好的口碑,着力提升制作品质仍然是关键。

3. 坚守价值观

20年前的动画片画风朴实,但是传达的内涵也更加正能量。《黑猫警长》借探案的线索寓教于乐,是一部科教片;《葫芦兄弟》从始至终都在传达亲人要相互支持、同心协力的内涵;《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更是和谐的三口之家的典范。

如今的翻拍,是否还保留了那一份价值观与正能量呢?动画片的重拍,价值观才是应该坚守的内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