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环尾狐猴头体长:38.5
环尾狐猴头小,额低,耳大,两耳都长很多茸毛,头部两侧也是长毛丛生,吻部长而突出,下门齿呈梳状,使得整个颜面看上去宛如狐狸,所以被称为狐猴。浑身毛色浅灰,背部略显棕红色,腹部灰白色,额部、耳背和颊部为白色,吻部、眼圈呈黑色,环尾狐猴得名于其尾部黑白相间的11-12条环状花纹,这一特征是其它种类狐猴所没有的。
环尾狐猴的后肢比前肢长,因此攀爬、奔跑和跳跃能力都非常强,可以在树枝间一跃
但它的身体却像猴类,体长约30
环尾狐猴身上有三处臭腺,分布于肛门和腋窝等处,能分泌出一种臭气刺鼻的体液作为路标和领地的记号,其中一处雌雄共有,长在腕关节内侧。公猴的腺体比母猴发达,除了在繁殖季节用作争雌工具外,还可以当作御敌的武器,外敌进犯时环尾狐猴弯曲手臂并用尾巴摩擦腕部和腋窝使体液挥发,尾巴不停甩动,把臭气扇向敌人,据说效果相当明显,公猴腺体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它在猴群中的地位,因此环尾狐猴非常重视卫生,经常互相梳理毛发。
2分布范围
环尾狐猴产于马达加斯加南部。
3习性
仅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南部,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由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海岸的群山遮挡住了自印度洋潮湿的海风。林中的植物有的枝干很粗,有的叶子很小,或者长满了一排排的刺,以适应干旱的气候。在环尾狐猴栖息的区域往往会有水源存在,使附近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被称为“森林走廊”。它属于昼行性物种,并且是唯一一种在白天活动的狐猴,作息安排很有秩序,每天要花3~4个小时进食,还要到固定水源去饮水。
性情温和,平时喜欢团聚在一起成群活动,相互用梳子一样的下门齿和钩状的爪来理毛、修饰,活在树上玩耍、觅食,有时也在地上游荡,还经常表性出种种惊险的动作。群居生活时每群6~30名成员不等,平均数量17只,由一只成年雌性领导,群体制度森严,在饮水的时候公猴会毕恭毕敬的守在一边等母猴和幼猴先喝,否则就会被首领赶走,这一"母仪天下"的家庭制度归因于当地除了隐肛狸外并无捕食动物而不需要成年雄性保护。
环尾狐猴属于杂食性动物,食物包括嫩芽、树叶、花、水果以及各种昆虫,有时还吃卵和幼雏,树叶约占其总食物量的34%,果实47%,花7%,它的前肢五指可以大角度的完全分开,能够灵活抓握食物。
虽然环尾狐猴属于灵长目动物,但是它们独特的地栖性有别于
其它种类,环尾狐猴一天大多数时间呆在地面上,彼此靠似猫的叫声、高高翘起的长尾巴以及互相熟识的气味保持联系。除了觅食嬉戏外,环尾狐猴非常喜欢晒太阳,每天当太阳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环尾狐猴就摊开四肢,正面朝着太阳,使温暖的太阳洒满胸部、腹部、两臂和大腿,以驱赶夜里的寒气,因此当地土着称它们为"崇拜太阳的动物",这一习性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日照有助于食物消化以及生理发育。
4生长繁殖
环尾狐猴交配季节在4-5月份,雌猴孕期130-144天,通常每胎产1仔,偶尔产2仔。小猴出生时体裸无毛,母猴或背或抱携带幼仔一起生活,2-3岁性成熟。野生环尾狐猴寿命15-16岁,人工喂养的最高寿命记录是27岁。
环尾狐猴每年9~12月间发情交配,为了争夺母猴,公猴之间不仅会互相抓咬大动干戈,而且还会用身体臭腺散发出的臭气来薰赶对方。环尾狐猴的发情期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短的,一对夫妻一般只欢会2周之后便劳燕分飞,交配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1天。母猴的怀孕期约为5个月,翌年3~5月间繁殖产仔,每胎1~2仔,偶尔3仔。小猴出生时体裸无毛,母猴或背或抱携带幼仔一起生活。幼仔6个月大即可独立,2~3岁性成熟,寿命约18~20年。
环尾狐猴在IUCN红色名录内被列入「易危」级别,即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而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亦被列入《附录I》中,禁止在国际间的交易。
原始灵长类,吻长、两眼侧向似狐,尾有环节,又名节尾狐猴。多5—20成群,栖多石少树的干燥地区,各有自己的领域。善跳跃攀爬,主食昆虫、水果。3岁性成熟,孕期约4个半月,多为双仔。寿命约18年。受CITES附录Ⅰ保护。
主要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南部,它们体型如猫,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期最短的一种,每年仅两周,一只雌猴接受雄猴的时间不足一天。环尾狐猴不仅像猫,而且还会发出猫一样的叫声,它们用四肢走路,成群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地面上,喜打逗嬉戏。它们身上有三外臭腺,以分泌物作为路标和领地的记号,其中有一个臭腺是雌雄都有的,长在腕关节内侧,表面看就像一块凸起的黑皮。还可用作攻击的武器,当敌人进犯时,它把手臂弯曲,并且用尾巴摩擦手腕和腋窝,尾巴不停地甩动,把臭气扇向敌人,熏跑敌人。环尾狐猴的妈妈们爱带自己的孩子们成群地在林中休息尽享天伦之乐。
你知道吗?环尾狐猴是唯一主要在白天活动的狐猴。但是它们也成为濒临绝种的动物了。